您当前的位置:疫情防控

@渝北师生家长,这份温馨的健康提醒,请查收~

日期:2022-04-27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一些地区相继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学校常见传染病也时有发生。为此,我们从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见传染病防控、个人卫生管理三个方面制作了这份健康提醒,请广大师生家长查收~

校园疫情防控

01健康监测

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主动向学校报告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

02保持距离

注意个人防护,保持“1米”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少聚集,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进入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并主动配合管理人员落实防疫措施。

03通风消毒

保持空气流通,教室、宿舍等室内场所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清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减少收发快递,接收快递时注意手部卫生和外包装消毒。

04保持手卫生

坚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

05健康习惯

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06减少外出

五一”、“端午”将至,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渝,确需离渝的师生员工应按照要求履行请假或报备手续。离渝师生返渝后第一时间向学校和社区报告,并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

07及时报告

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被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时空伴随人员,健康码、行程码异常,被要求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的,需第一时间主动向学校和社区报告,并配合做好防疫工作。

08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建立防疫屏障的有效措施,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应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常见传染病防控

校园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诺如病毒、肺结核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易感。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患病,以冬春季较多。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主要症状: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肺结核

肺结核过去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灶主要发生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

传播途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笑、谈话和唱歌时,可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从呼吸道播散至空气中,并可停留数小时,若被他人吸入则可引起感染。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个人卫生管理

01 | 勤洗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回家后要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用流动水冲洗。洗手要按七步洗手法:

02 | 坚持锻炼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03 | 平衡营养

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04 | 作息规律

晚间合理安排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既有利于生长发育,又可提高免疫力。

05 | 科学佩戴口罩

出入医院、地铁站、公交站、商场等公共场所要及时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离。口罩的正确佩戴方式:

06 | 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

毛巾、洗漱用具、碗筷、水杯等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使用公筷,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愿全区师生家长携起手来,同心抗“疫”,共同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