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450511511J/2023-0003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教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3-02-13
- [ 发布日期 ]
- 2023-02-16
致广大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
家长朋友们:
身心健康、学业有成,是广大家长朋友们对孩子最殷切的期盼和最伟大的付出,然而诈骗分子正在破坏这一切,在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认知。
9岁的孩子因"免费送游戏装备/皮肤",用家长的微信进行所谓的扫码领取兑换被骗。
13岁的孩子因追星加入所谓的爱豆粉丝群,先被领福利等引诱操作,后被以是未成年人导致商户资金被封需要用家长手机帮助解封被骗。
16岁的孩子因想假期兼职赚零花钱,在网上进行刷单,先受小额投入立马返现引诱,后被继续刷单需追加投入套牢,再被操作失误无法提现要交保证金等被骗。
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孩子们被骗的不只是自己的零花钱,更多的则是父母微信、支付宝及绑定银行卡上的所有钱款,是家长朋友们血汗钱,是家庭发展的希望钱。更有17岁的孩子,因受"给买苹果手机、每月分红"等引诱将办理的银行卡、微信和支付宝账户等提供给诈骗分子洗钱而构成犯罪,让还没起步的人生就背上沉重的枷锁。
大量诈骗分子藏匿在境外躲避打击,却通过手机和网络"潜伏"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方方面面,肆意利用孩子们的单纯善良、感情用事、恐惧和贪便宜等弱点实施诈骗,让孩子们轻则丢财,重则身心受创学业不思,更甚者难抵压力轻生寻短,无情践踏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天下父母心"。
在此,请广大家长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参与到全民反诈中来,在守护自己钱袋子的同时,守护孩子们茁壮成长。
一是要在手机上通过应用市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并开启防御功能;
二是要加强对孩子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理不看不点,网上的小便宜不贪不占。
三是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尤其对孩子使用家长手机过程中要"购买东西、让你扫脸、输入密码"等提高警惕,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等。
同时,冒充老师骗家长、冒充孩子骗家长等诈骗也层出不穷,兼职家长朋友们更要提高自身识诈防诈能力,冒充老师骗家长、冒充孩子骗家长等诈骗层出不穷,同时请熟知以下高发诈骗公式,防止被骗,避免孩子重要的家庭生活蒙受阴影。
1.网上兼职做任务+小额返利+(加大投入)=诈骗
做第一单任务时骗子会小额返利,诱导加大本金刷单,多次刷单后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利及本金,并让你继续转款解冻。
2.网恋交友+获取信任+(投资/博彩)=诈骗
这叫"杀猪盘",诈骗分子会利用网络交友,以情感为诱饵慢慢获取信任,随后以未来美好生活为由诱导你网上投资或赌博,开始能小额提现,在加大投入后血本无归。
3.影响征信+配合注销+(借贷转账)=诈骗
所谓信贷平台客服或征信工作人员,以你征信受以前贷款账户影响,诱导你进行的注销操作实际上是贷款转钱给诈骗分子。
4.快递丢失/损坏+三倍赔偿+索要验证码=诈骗
所谓客服以你快递丢失、损坏或商品质量有问题联系你进行多倍赔偿,并让你通过扫二维码、点击链接以及索要验证码进行的理赔操作实际是让你给诈骗分子付款或转款。
渝北区教委 渝北区反诈骗中心
2023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