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公安:创新宣传方式 守好老人钱袋子
10月28日上午,在重庆市渝北区紫荆路社区广场,一场由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黄泥塝派出所精心设计的“亲情诈骗”情景剧正在上演,吸引了辖区众多老年人观看。当民警扮演的“骗子”在电话中谎称“孙子出车祸急需用钱”时,72岁的张爷爷猛地站起来大声拆穿“骗子”的谎言,引起一片笑声和掌声。在随后的互动问答环节,老人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掌握了识破骗局的要领。
这是黄泥塝派出所针对银发群体创新建立的“案例库+情景剧”双轨反诈宣传模式的生动实践。据介绍,黄泥塝派出所专门收集了近年来多发的涉老诈骗案例,将“亲人车祸”“保健品陷阱”等8类高发诈骗编排成情景剧。他们还让老年人参与到演出中来,亲身体验诈骗过程。“原来骗子这么狡猾!以后我接到陌生电话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无论如何不能转账。”活动结束后,居民李奶奶感慨。
工作中,黄泥塝派出所还建立了“15分钟响应圈”快速处置机制。当社区网格员或志愿者发现疑似诈骗情况时,及时告知民警,民警会在15分钟内上门劝阻。今年以来,黄泥塝派出所已成功劝阻诈骗转账42次,及时止损200余万元。
渝北公安机关针对银发群体的反诈宣传创新举措不止于此。敬老月期间,新牌坊派出所将反诈知识融入非遗传承,在武陵路社区推出“糖画反诈”特色课程;洛碛派出所组建了反诈志愿团,由23名银发宣传员现身说法;出入境支队设立“敬老专区”,结合低价旅游团、境外体检等新型骗局开展针对性宣传。
今年以来,通过一系列特色鲜明、滴灌式的精准宣传,渝北区涉老诈骗案件同比下降42%,其中老年人最易中招的“亲情诈骗”类案件发案率全面下降。下一步,渝北分局将不断凝聚全社会反诈合力,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