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动态要闻

强化预警,重庆渝北构建全域反诈新防线

日期:2025-08-08

走进重庆市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探讨诈骗案例、拨打劝阻电话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个日均处理上千条预警信息的反诈骗中心,已成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重要平台。

电信网络诈骗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2025年以来,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深化预警劝阻、警银协作、精准宣传等,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484万元。

创新预警劝阻机制,提升预警效果

预警劝阻是反诈骗的重要防线,高效开展预警劝阻工作,能够有效预防和遏制电诈犯罪的生成和发展。

“您今天是否从银行取了6万元?是否有人催促您送走现金?”6月24日,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接到线索:辖区居民蔡女士可能遭遇电诈陷阱。预警劝阻工作人员立即拨通了蔡女士的电话。

争分夺秒是预警劝阻工作的核心要义。2025年以来,为了提升预警劝阻速度和效果,渝北公安构建“未见三同步、既见一优先”预警劝阻机制,即电话不通“研”同步、人未见到“止”同步、及时出发“见”同步、得见对象“钱”优先。

为此,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接到蔡女士遭遇电诈给蔡女士所属的龙兴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同时开启分析研判,确认其是否已有资金转出,以便及时拦截止付。

民警发现,蔡女士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敲门也无人应答。同时,区反诈骗中心AI智能劝阻系统也向蔡女士发去短信,告知其正在遭受电诈的事实。

“请问您知道蔡女士在哪里吗?她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民警转而联系了蔡女士丈夫。

正当民警焦急地询问情况时,蔡女士的家门打开了。原来,她在家,只是听信了诈骗分子的谎言,不愿与民警面对面沟通。

民警通过层层剖析此类诈骗的常见伎俩,又翻出相关案例,最终让蔡女士幡然醒悟。

渝北区公安分局涉网新型犯罪反制大队大队长樊科介绍道:“为了提高劝阻成功率,渝北公安制作了5类60余条预警劝阻工作规范流程及用语。”

在民警进行劝阻的同时,渝北公安积极研发智能劝阻系统,预设不同预警类型的劝阻话术,通过发短信、拨打智能语音电话等方式,对不同等级的预警对象开展智能定制的预警劝阻工作。同时,还创新建立周晾晒、月通报督导机制,通过数据化考核推动责任落实。由反诈骗中心定期对各单位预警劝阻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对见面率、协同率偏低的部门进行重点督导,每周在内部平台公示排名,每月通报典型案例和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一步提升了预警劝阻工作实效。

面对部分被骗人听不进劝阻的难题,渝北公安加强对各派出所、各预警劝阻专班、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分析预警劝阻工作现状,结合典型案例对重点工作进行详细指导,提升劝阻质效。

“未见三同步、既见一优先”全新预警机制的运用,让渝北公安预警劝阻工作效果得到显著提升。2025年以来,渝北区公安分局共处置预警指令33.7万条,见面率从11.66%提升至67%,成功劝阻50万元以上大额案件20余件、100万元以上5件,避免群众经济损失4484万元。

警银联动,守住资金最后一道闸门

在渝北区各银行网点,“反诈先锋岗”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为守住资金“最后一道闸门”,渝北公安与辖区银行合作,建立了“三必做”工作机制,即在群众进行大额转账取现时,必须询问转账取现目的、必须告知公安机关要对此项资金进行审查、必须进行反诈宣传。

“民警同志,我们这里来了一位老人家支取了45万元,我们问他取钱作什么用,他支支吾吾。你们能不能来看看?”前不久,渝北仙桃派出所接到银行工作人员电话,疑似老人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

见老人家神色紧张,银行立即启动“三必做”工作。

“没有!我没遭遇诈骗!”面对民警,刚开始,老人认为自己并没遭遇诈骗。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他说出了实情。原来,他接到自称是公安机关打来的电话,对方以其银行卡涉嫌诈骗为由,要求他将名下100万元取出来转入“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

信以为真的老人随即到银行取了第一笔45万元,正准备继续取钱时,民警就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提示下联系到他。

当前,为避开公安机关追查资金流向,不少诈骗分子引导被骗人取出现金后上门取走现金。为此,渝北公安紧跟涉诈资金洗钱手法新变化,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持续强化警方的银行协作,以阻断电信网络诈骗这一洗钱渠道,“三必做”工作机制应运而生。

“支支吾吾、神色紧张,特别是一直在接打电话的人员,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提高银行员工辨别潜在被骗人或洗钱嫌疑人的能力,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派出民警到各银行网点,讲授资金流水分析技巧、潜在被骗人和洗钱嫌疑人辨别方法,提升一线员工防范劝阻能力。

此外,为了打击银行卡洗钱渠道,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每月向辖区银行推送涉案银行卡数量,通报涉案银行卡数量排名靠前的支行和具体网点,并对涉案卡数量进入全市前五的网点进行工作约谈,督促银行加强涉案账户管控。

反诈骗中心还会对断卡线索进行研判,分析涉案资金流水特征,随后通过微信群通告、上门宣讲等方式让银行掌握当前洗钱手法,并通过数据模型和人工排查的方式反制。

据统计,2025年以来渝北辖区各银行联动公安机关劝阻受害人60余人,抓获洗钱嫌疑人45人,拦截返还受骗资金1200余万元。

打造反诈工作站,开展“定制式”反诈宣传

2025年以来,西南政法大学的反诈音乐剧火爆校园,学生们自编自演剧目《神秘包裹》,用自己的视角为大家“解密”诈骗套路。

“这个包裹里面有张传单,说我中了大奖!我要赶快去联系怎么领奖!”“咦?还有App,不会又要拉新用户吧?”“快停下来,这很有可能是电信网络诈骗!”……音乐剧中,小明和小红突然收到一个神秘包裹,里面有一张中奖宣传单,正当他俩按照宣传单说明进行操作时,小宋赶紧叫停了他们的行为。

小宋告诉他俩,这跟在学校中经常看到宣传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如出一辙。

“行了行了,我才不信这是骗子呢,我就要填!你怕被骗,我们不填你的信息就是了……”小明和小红不耐烦地推开小宋。

“您好,我们是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最近快递包裹诈骗案件高发,您有没有接收到一些装有中奖或免费赠送物品的传单、卡片或实物包裹呢?”正当小宋三人争论不休时,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民警打来电话,向他们警示此类诈骗手段。

“原来如此,谢谢您及时提醒我们,我们马上就删除这个App!”听了民警的介绍,小明和小红赶紧删除诈骗App,并向小宋道歉。

同学们的精彩演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再次学习了反诈知识。

西南政法大学反诈宣讲团的部分成员,也是西南政法大学反诈工作站的成员。2025年以来,渝北公安与校方合作成立了反诈工作站,并以校内西南地区最大的菜鸟驿站为载体,抓住驿站是师生日常重要的生活场景,将驿站进行了全空间的反诈宣传内容呈现,通过地贴、柜贴、投影灯、广告屏、立柱贴等让师生从进入开始便能无死角接收到反诈宣传,打造的警察熊网红打卡点更受到师生喜欢,在打卡分享中传递反诈内容。工作站还通过反诈宣讲团在服务学校宣传的同时辐射周边,助力宝圣湖辖区电诈发案和损失双下降。

像这样的反诈工作站,渝北还有三个。例如国博中心反诈工作站,就是以国博中心为载体建立的。国博中心有众多的会展活动,人群聚集较多。为此,工作站就在地面、天桥、厕所等显见易见处布设反诈宣传内容,通过AI语音机器人对参展商进行全覆盖宣传提醒。展会活动期间还会组织专门力量发放宣传资料并提供防骗咨询。得益于这样“定制式”的反诈宣传,2025年以来,国博中心开展展会期间,参展商及群众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

在创新反诈宣传的路上,渝北公安坚持以科技赋能传统警务,构建起立体化宣防体系。通过动态预警机制,创新推出北叔反诈日志,将专业预警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文短视频,依托全区网格微信群实现一站式落点到每一个网格群15分钟全覆盖推送。其中《福利》系列短视频以真实案例为蓝本,通过情景再现揭露诈骗套路,单条最高播放量达26万次。

“下一步,我们将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加强反诈宣传和预警劝阻。”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民警邓瑶说道,渝北公安将加强与银行、通信运营商、快递驿站的联动,比如,通过银行加大发现潜在被骗人的概率,通过在快递驿站布置反诈海报、标语、音视频等,让来取包裹的群众潜移默化中接受反诈宣传,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