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垫付四百解燃眉 九年后借条重现暖人心
9年意味着什么?9年足以影响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人。但在重庆市渝北区,一张金额仅四百元的借条被时光封存近十年,牵出了一段9年未变的警民佳话。
2016年1月,渝北公安两路派出所接到一起纠纷警情。当事人小程的父亲程先生靠打零工艰难维持生计,面对赔偿要求一筹莫展,调解一度因1500元的赔偿金额陷入僵局。民警杜江警官耐心释法说理,最终促成赔偿金额降至400元。然而,这笔对多数人并不沉重的数目,对当时的程先生而言仍是难以逾越的沟壑。
“这钱我先帮你垫上。”杜江警官了解程先生的苦衷,便自掏腰包帮程先生先行垫付。程先生心中重石落地,写下借条后离家打工,那张薄薄的借条也被妥善收起,在岁月中渐渐蒙尘。
2025年7月,程先生家中境况已大为改善。当他收拾旧屋准备乔迁新居时,一张泛黄的纸条悄然滑落——正是那张沉睡近十年的借条。往事瞬间涌上心头,他立即赶到两路派出所寻访恩人。得知杜江警官出差在外,程先生执着等待数日,终于在7月9日与杜江警官重逢。
“杜警官,这张借条,我欠了您近十年啊!”程先生激动地掏出借条,又从裤兜里取出四张百元钞票,仔细抚平褶皱,双手递到杜江警官面前。两只手跨越十年光阴再次紧紧相握,无言传递着诚信的分量与感恩的温度。“当年杜警官垫付的岂止是400元?他垫上的是对我这个陌生人的信任,托住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程先生感慨。
一张被岁月掩埋的借条,不仅见证了群众朴素诚信的可贵品质,更承载着人民警察植根于平凡岗位的为民情怀。据悉,这位当年在调解室默默解囊的杜江警官,如今依然扎根在公安基层一线。从警数十载,他始终将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把为民服务落在实处。在多个派出所和岗位的历练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方法,因工作扎实、心系群众而广受赞誉,成为年轻民警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