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动态要闻

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洛碛派出所:“红碛枫景”破解基层治理“连环结”

日期:2025-05-09

“太快了!我们都好高兴,又可以灌水春耕了,感谢派出所,感谢他们对我们老百姓的支持关心!”2025年2月28日,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洒水车驾驶员王女士拿回被盗电瓶时激动不已。这个春天,当8起农资盗窃案告破、200余农户挽回经济损失时,洛碛群众真切感受到:田间地头那抹藏蓝身影,正是春耕时节最踏实的守护。

作为长江经济带门户重镇,基层治理的考卷向来不简单:4.6万常住人口、21家规模企业,阡陌纵横间维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面对新老居民融合和产业转型的双重挑战,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洛碛派出所积极打造“红碛枫景”多元共治模式,正以“红岩精神”为底色,用“枫桥经验”作针脚,织就一张破解基层治理“连环结”的安全网。


建“红碛枫景”:从“旗帜上”到“地头上”

“忠于党、诚于业、守碛岸、护关山”是洛碛派出所的所训,自建立之日起,这支骨干民警来自中共重庆北区工委的队伍就将“红岩精神”注入血脉。如今,洛碛派出所依然将理论武装作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首要抓手,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红碛枫景”党建品牌……

2024年7月,长江2024年第2号洪峰过境之时,“红碛”党员先锋队带着镰刀冲进庄稼地抢收,蹚着1米深积水转移7名被困村民。村民紧握民警的手:“这才是党的好干部!”这支党的队伍,用"理论+服务"的学习模式将"红岩精神"转化为守护平安的生动实践。

洛碛镇既是规划中的港口物流城镇,也是传统的农业镇。每年春耕,派出所都将警力下沉到田间地头,创新推出“农机安全巡查队”“农资打假流动课堂”,为生产护航。这些沾着泥土味的实践举措,让“红岩精神”从“旗帜上”落到“地头上”,真正实现了“红岩精神可触摸,治理政策有温度”。

2023年,洛碛派出所获评重庆市公安局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成效突出集体,2022至2024年三度蝉联分局“执法质量先进单位”。


百企百面策:从“一刀切”到“对症方”

在机器轰鸣的环保产业园,民警张二明正在讲解安全规范。这个全市垃圾处理核心园区,曾因劳资纠纷困扰发展。派出所联合法庭、司法所、平安办搭建起“一庭两所”调解主阵地,创新“一企一警”制度,8名民警化身“护企专员”,建立用工黑名单、工伤预警等台帐,给企业劳资纠纷装上“消音器”。

2023年9月,产业园突发经济纠纷阻拦施工。驻企民警启动“三色调解”程序:白色预警工会介入,橙色联动劳动仲裁,红色危机多方联动。最终仅用48小时就化解矛盾,避免群体事件升级。“现在纠纷同比下降62%,企业终于能安心生产。”重庆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万家平安图:从“铁脚板”到“连心网”

每逢赶场日,川庆农贸市场的巡逻警务队和派出所的“七步宣传板”总会准时出现。民警的巡逻包里装着反诈传单、急救药品和登记表,用乡音提醒着过往群众:“趴活相因莫乱捡,捂紧口袋最得紧。”“七步宣传板”让群众不停步就能看完的知识点浅显易记。近4年来,派出所辖区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2025年1至4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零发案。

在这片曾经的工业重镇,62个“平安网格”和“老厂警务”织就着防护网:老厂区的“智慧门牌”系统覆盖70余栋单元楼,两家大型国企退休职工组建的“银发志愿团”穿梭街巷。2024年,重大刑事案件及群体性治安事件零发生。“有事找穿蓝衬衫的”成为群众口头禅。

从抗洪抢险的人墙到调解室的耐心劝说,从车间里的安全课堂到田埂上的春耕护航,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队伍在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中用“铁脚板”走出“连心网”。正如洛碛派出所所长姜崭所说:“基层治理既要接政策天线,更要接民生地气。”飘扬的党旗下,“红碛枫景”正绘就新时代的平安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