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公安: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员流动加快,密集场所治安环境愈加复杂,人员信息登记不全,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信息不符……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给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隐患。
2023年,“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重庆市渝北区公安分局紧扣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发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始终锚定目标务实笃行,充分发挥“一标三实”在察民情、解难题、保民安中的作用,形成全民支持、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撑起辖区“平安伞”。
“面难见”不再见面难
坚持固本强基,稳扎稳打筑牢根底
“您好,我是派出所民警,麻烦您出示一下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在渝北悦来嘉陵路的某小区内,民警辅警正敲门入户,逐户逐人采集并核对居住人员相关信息。
“社区民警不是在社区,就是在去社区的路上”,这是基层派出所的真实写照。自“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渝北公安深化“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优化社区警务勤务模式,推动实现“警网融合”,确保社区民警有时间、有精力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常态化开展社区警务工作。
渝北辖区老旧城区多、农村区域大、人口流动频繁,民警与辖区居民“面难见”的问题特别突出,为此,民警、辅警充分利用早8时前和17时以后的时间以及双休日时间入户登记,做到“彼有闲时我上门”。同时,联动2000余名专职网格员及400余名电信、移动等通讯公司业务员,指导物业管家,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作用,通过用电数据核实空置房屋实行批量录入,确保采集不走弯路,提高采集效率。
通过每日入户核查、实时滚动更新维护,基础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鲜活性”不言而喻,确保工作整体高效高质推进
“微治理”实现零距离
坚持创新实践,精准发力提升效能
才搬入黄泥塝辖区新城丽园小区的黄女士,在“双11”购置了几件大件物品,由于是送货上门,快递员几次打电话都找不准方位,很是麻烦。“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攻坚期间,渝北公安融合标准地址的唯一性与二维码的便捷性,推出的“二维码门楼牌”帮了她的大忙。“这下可好了,扫描门口的二维码就清楚了我的收货地址,再也不怕送错。”黄女士笑着说,“送货上门的快递员也轻松了不少。”
数据来自于民,更要服务于民。通过已经安装完成的58万余块二维码门牌,市民实现了在家扫门牌号,便可“一网打尽”所有信息,只是渝北公安实现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的缩影之一。
“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攻坚期间,渝北公安建立了汇聚城市信息的零距离模型,形成全区统一的“一标三实”基础信息数据库,并与多个数据库相嵌合,有效实现了多平台、多数据库、多警种标准规范统一、数据共享充分、场景应用深入、保障支撑到位,促进基层治理更加精细精准,保障了服务群众更加暖心贴心,为社会管理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组织拳撑起“平安伞”
坚持科学统筹,多管齐下力求实效
2023年10月底,龙兴派出所在辖区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过程中,发现一名男子身份可疑。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快速确定该男子为网上在逃人员,并于当日成功将该男子抓捕归案。
通过不断加强“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平台建设应用,渝北公安将采集的鲜活数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上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渝北公安赋权社区民警掌握辖区基础管控要素动态,主动对接镇街,用好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社会力量,助力民警工作模式由“采集员”向“核查员”转变,盘活数据资源,释放工作效能。期间, 1645起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同时,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全民反诈攻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走访服务对象、特殊群体、困难群众,全面开展帮扶慰问、法制宣传教育、社情民意收集。累计服务群众3568人次,开展宣传教育160万人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