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动态要闻

食药环民警张刚:做食品安全追“猎”人

日期:2023-07-07

2020年6月底,根据公安部部署,我市开始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三年来,我市破获了一批非法捕捞大要案件,也涌现出不少专注该领域的民警,渝北区公安分局食药环侦支队民警张刚就是其中之一。

三年来,他破获了无数起与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大案要案,用坚韧、果敢、智慧守护民生安全,被大家称为食药环领域的追“猎”人。

执着坚韧 历时4个月破获特大跨省非法捕捞案

高山、丛林、荒野......困难的环境和各种突发状况,让猎手必须具备耐力和决策力来应对各种挑战。

  “猎手”张刚的故事,得从一条鱼说起。

去年2月,渝北公安分局接到市公安局环保总队移交线索——渝北某市场有商户贩卖野生江河鱼。张刚作为精干力量,成为了“2.22非法捕捞专案”的侦办民警之一。通过调查,他和专案组同事梳理出一个长期在贵州、广西、重庆三地活动,集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的全链条犯罪团伙。

  “非捕人员常年吃住在船上,为逃避打击,往往选择非常偏僻的河谷捕鱼,并在夜晚山坡密林中交易,非常不利于侦查。”张刚介绍,为了查明犯罪事实,他和3位民警奔赴非捕人员最多的广西百色,对涉案人员进行走访摸排和分析研判,前后历时4个月、辗转1万多公里,最终摸清了团伙组织结构,固定了相关关键证据。

好的猎手,除了善于寻找猎物,还要善于利用工具。由于是跨区域作战,收网抓捕极其困难,为保证嫌疑人全部落网,张刚和同事借助多种侦查手段勘察路形情况,最终绘制出抓捕中心现场的准确作战地图,为集中收网创造有利条件。

抓获非捕的中间销售人员后,张刚和专案组民警又乘胜追击,兵分两路驱车三个多小时,前往贵州、广西偏远乡镇抓捕非捕人员。

最终,重庆警方联合贵州、广西警方一举抓获捕运销涉案人员72人,现场查获渔获物700余公斤、涉案渔船25艘、车辆15台、电捕网捕渔具64副(套),涉案金额500余万元,初步统计该团伙约贩卖野生鱼类5000余公斤。至此,这个跨渝黔桂三地的非法捕捞地下产业链被成功斩断。该案也入选公安部“百日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张刚也获得三等功的荣誉。

  “没有单枪匹马的成功,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张刚称,正是因为团队所有民警的辛苦付出,该案件才能顺利完成。

绿色守护 攻坚克难破获特大农资化肥案

从警13年,从派出所到经侦,再到如今的食药环侦支队,张刚一直战斗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2020年,他调入食药环侦支队后,开始更多办理民生案件,“食药环工作关系着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药箱子和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民心工程。”

2021年2月3日,张刚接到案件线索,嫌疑人符某在渝北区销售伪劣化肥,致使农户柑橘树出现大面积落叶和烂根现象。从农村出来的张刚,深知劣质环肥对农作物的伤害,对农户们也无疑是“灭顶之灾”。随后,他和同事当即展开深入调查。

张刚和同事调查后发现,涉案化肥真假混合,隐蔽性较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符某自行臆造违反国家化肥品名要求的“复合氮肥”,并申请备案了形式“合法”的所谓“企业标准”,标识与成分不一致,由此导致案件进展缓慢。案件一度陷入僵局。涉案的558户农户中,共30424株柑橘树受损(已死亡10549株),其中13户农户为残疾、低保、特困等困难农户。

  “那段时间,一双双无助的眼神,在我脑海中不断地闪现,就像放电影一样。”张刚夜不能寐,为找到突破口,与同事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检验鉴定等部门多次实地踏勘、深入研究,联合制定了以国标GB/T15063-2009及产品明示有效成分值为核心的“双保险”抽检方案。同时,成立联合抽检小组,按照国标要求的取样基数、范围、方法,分门别类,逐一入户进行询问及抽检。

最终,汇总研究检测结果,做出了17个样品全部不合格的鉴定结论,排除“生产销售伪劣化肥”罪名,准确适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名,最终让该案定性成功破题。去年3月中旬,公安部公布2021年度“农资打假十大案例”,“符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榜上有名。

敏锐观察 一个细节找到破案关键点

如果说敏锐的视觉观察力,是猎手发现猎物的必备技能,那么敏锐的心理洞察力,则是猎手成功捕获猎物的神来之笔。2020年9月,重庆某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公安机关对事故发生地点的胶带取样送检,发现该胶带为假冒伪劣产品,阻燃性能不合格。

作为专案组主力成员的张刚,立即和同事前往该胶带的生产厂家、位于辽宁沈阳的公司厂房和仓库里搜查,却一无所获,相关书面材料也被藏匿。老板虽主动投案,但一直避重就轻;老板的司机,被多轮审讯,始终也未交代知情线索。案件侦破,因缺乏关键性证据,进展缓慢。

  “难道司机真的毫不知情?”张刚申请参与审讯,决定再一探究竟。嫌疑人起初仍保持同样说辞,但在回答几个关键问题时,有了瞬间犹豫。也正是这一犹豫,张刚确定了司机在隐瞒实情。随后,凭借对司机心理的把控,张刚开启了软硬兼施地审讯。司机心理防线被突破,最终交代,公司书面材料藏在一农户猪圈中。

随即,张刚和同事在养猪场内找到40多袋关键性材料。通过这些材料,他们最终找到了下游经销商,以及其他公司采购运输带的名单,查明了犯罪事实,有力推动案件进一步侦破。

  “我们审讯嫌疑人时,不能放过他们任何一个微表情,有时就是一个抠手指甚至一个眼神的闪躲,都能看出他们是否说谎。”张刚笑称,一个好的民警,也必须擅长心理学。食药环案件专业性强,为了办案,张刚家里有一柜子书,全是这些年办案过程中为了学习专业知识自己买的,他也不断翻阅经典案例,学习外省破案经验。

不爱美的他甚至还潜心研究医美行业医疗器械、药品等的划分标准及级别分类,提起玻尿酸、肉毒素、水光针等产品,能如数家珍。为了将案子办成铁案,张刚先后通过了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为了渝北公安分局公职律师兼食药环侦支队法制员,并运用法律知识服务案件侦办工作,助力支队在2022年度“执法质量”和“五个一律”考评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每次破获打假案件,我都倍感欣慰,对得起群众对于案件结果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张刚坦言,案件的侦破过程是一种能力的提升,案子破了是对群众最好的交代,但他最大的心愿,是终有一天,食药环领域越来越安全,甚至没有需要办理的食药环案件,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药箱子都是安全的,绿水青山也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这才是我们所有食药环民警最大的梦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