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公安2022年第一季度向群众报告
2022年,是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推进的关键一年,是二十大召开之年。第一季度,我们起好步、开好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及市公安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主题主线和“五项建设提升年”安排部署,牢牢把握新时代公安工作发展方向,时时聚焦“四句话、十六字”和“四个铁一般”,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主责主业,有效确保了全区安全和谐稳定。
2022年第一季度,全区共接处110警情105346件。其中,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91%,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10.1%,诈骗警情同比下降23.19%,盗窃摩托车警情同比下降34.73%,入室盗窃警情同比下降28.5%,扒窃警情同比下降64.29%。
渝北公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零容忍”态度,全面部署开展“昆仑2022”“净网2022”等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常态化。2022年第一季度,刑事案件总发案同比下降23.6%,九类案件发案同比下降30%,九类现行案件破案率持续保持100%。破获森林环保、打假、非法捕捞案件共计16起,同比上升60%。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3.01%,成功预警劝阻449人,劝阻止损258.05万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200余人,同比上升454%,返还金额同比增加312%。
破获全市首例非法经营“笑气”案及重庆市首例涉嫌医保骗保药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现场查获各类医保骗保药品3200余盒,涉案金额 200 余万元。2021年破获的符某等制售伪劣化肥案,在今年3月获评公安部2021年度“农资打假十大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
渝北公安紧盯疫情形势,坚持“严”字当先,“快”字当头,充分发挥公安独特优势,全力开展各项抗疫情、防风险、促稳定工作,有力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为本土疫情“动态清零”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第一季度,我们组建流调溯源专班,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累计核查涉疫人员15.62万余人次,并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警,投入警力2万余人次,确保了隔离酒店和核酸采样点等重点场所部位绝对安全,实现全区“动态清零”。同时,针对重要节点,累计投入警力2万余人次,督促各景区做好安全防护和人流疏导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了重点旅游景区安全有序。
渝北公安始终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中心思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落地,进一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提升公安窗口服务质效,全心全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第一季度,累计登记在库“一标三实”基础信息597.81万条,通过互联网采集核验数据220.47万条,稳居全市第一。走访排查重点企业30余家,有效消除企业各类风险隐患100余处。在中央公园等重点商圈召开经济犯罪安全防范宣传10余次,切实提高了广大消费者防范各类经济犯罪的能力和维权意识。对辖区396所学校进行安全检查,排查整改35起校园安全隐患,出动警力2700余人次,严格落实上放学高峰期校园门口值守制度和“高峰勤务”等工作,深入辖区重点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00余次。扎实开展城市“缓堵促畅”、摩托车“飙车炸街”整治等专项行动,查处非法改装、无牌无证等交通违法行为3500余件,推进宝圣东路一巷等7条道路单循环改造以及龙山三路与银桦路等5个路口交通组织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伤人数、财产损失等指数环比均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