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优化营商环境

    • [ 索引号 ]
    • 11500112504310635L/2023-0028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发展改革委 
    • [ 生成日期 ]
    • 2023-12-14 
    • [ 发布日期 ]
    • 2023-12-14 

在经济学中,信用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在经济学中,信用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哪些?(来源:全国企业信用评价与公示平台)

http://www.cec315.cn/article/28.html

一是市场经济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失信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历史交易信息、信息传递不畅,失信者往往不能被市场及时发现而受到约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相关信息记录、畅通传递机制,其重要的目的就是减少信息不对称。

二是市场经济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若失信行为不需要付出足够的代价,失信带来的收益大于失信成本,失信行为就会继续下去;相反,如果失信成本大于失信产生的收益,则失信行为将会减少或消失。因此,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罚,提高失信成本,是减少失信行为的重要举措。

三是市场经济的博弈论认为:在一个信息传递方便、市场监督机制健全的良好信用环境中,违约成本高于收益,最优策略是诚实守信;而在一个信用环境不好、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社会,信用缺失者可获得额外收益,最优策略就是不讲信用。通过信用体系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市场主体的最优选择、主动选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