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504310635L/2024-00053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发改〔2024〕61号
-
- [ 主题分类 ]
- 行政事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发展改革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4-05-23
- [ 发布日期 ]
- 2024-05-27
重庆市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346号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346号提案的复函
史振华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加快渝北区银发经济潜力产业培育,努力打造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议》(第346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渝北区银发经济潜力产业培育工作的关心,对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将相关情况作如下复函。
一、基本情况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银发经济潜力产业培育工作,深化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牢固树立“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理念,突出兜底线、保基本、强普惠、可持续,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各方,努力探索、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渝北区积极开展调研学习,落实新时代老龄工作任务分工,率先在全市梳理建立区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进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兜底保障、重点关爱、福利优待、普惠服务4大类、30项具体服务项目,确保公共养老服务人人可享。渝北区持续7年为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服务20万余人次;建设助餐点45个、助浴点11个,配套落实助餐助浴补助,开展助餐服务11万余人次,助浴服务5000余人次;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投入216万元,对全区3500余名有意愿的独居(无人照顾)老年人家庭安装门磁感应报警器和人体红外感应器,实现独居老人应急响应全覆盖;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0户,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覆盖。投入资金100万元,深化农村互助养老工作,培育互助养老服务队伍、推进互助养老点和分点设置工作。2023年渝北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国务院点名表扬,其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提案中相关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关于加强银发经济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于2024年4月成立了“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调研组,赴上海、福建等地,针对老年产品制造业、老年生活护理服务业、老年金融保险业、老年房地产业等产业发展,围绕增强政府统筹能力,引导银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开展调研学习。后续将着手开展区内银发经济发展要素摸排和产业链研究工作,探明我区银发经济发展底数和资源,为下一步我区发展银发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二)关于进行科学决策与统筹规划。已印发实施《渝北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方案责任分工表》,明确涉及银发经济重点工作,发挥渝北山水、气候等资源优势,围绕养老、避暑等需求,特色化发展森林康养、避暑康养、文化康养、体育康养、中医药康养等康养产业,建设一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园区和基地,去年以来,全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5个,建成“户外养老站”5个,新建成6家精品民宿、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开展“游记渝北”体验活动;中央公园文化艺术氛围不断增强,持续开展艺术节活动,推出精品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陆续开展弦乐、民谣等演出。后续将结合调研学习经验和区内实际,科学定位和谋划我区银发经济潜力产业培育重点发展方向。
(三)关于培育企业主体与专业人才。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新增一批连锁化、规模化、品质化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三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积极引入有深远影响力的院士及高水平医疗人才,培育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后续将围绕“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支持和鼓励区属国有公司参与银发经济市场培育和人才培养。
银发经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也蕴含着发展新空间。我委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联合各职能部门,进一步摸清区内底数,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深化改革突破,有力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发展银发经济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沈迎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填写《答复函回执》并反馈至我委和区政协提案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滕浚辰
联系电话:67818377
重庆市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