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504310635L/2025-00022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发改〔2025〕39号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发展改革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5-05-09
- [ 发布日期 ]
- 2025-05-13
重庆市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人大第十九届六次会议第223号建议的复函
重庆市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人大第十九届六次会议第223号建议的复函
蔚世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用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建议》(第223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我委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认真研判分析,及时组织相关单位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项目储备力度方面
今年以来,我委紧抓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窗口,围绕中央资金支持力度大、区委区政府重点关注、群众需求迫切的领域展开谋划布局,共包装储备重点项目392个,计划总投资1198亿元。一是建立项目策划专项机制,印发《关于加强全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等11个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本领域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二是重点推进年度拟申报项目,建立了《渝北区2025 年重点储备争资项目库》,将2025年重点争取资金项目纳入储备库,并对相应前期工作予以支持保障。三是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培训,组织开展全区项目包装策划会5次,邀请市发改委专家进行解读政策、传授包装技巧,依托第三方公司对城市建设、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辅导,及时督促各单位加大项目策划。
二、关于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方面
密切关注中央、市级相关资金政策风向,统筹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对接市级部门,围绕《渝北区 2025 年重点储备争资项目库》大力开展争资项目申报。一是不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组织申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街区(厂区)改造提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等领域专项,总投资9.18亿,拟申报中央资金4.43亿。二是持续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围绕“两重”“两新”关键领域,推动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长江沿线高质量绿色融合发展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领域申报项目80余个,总投资52.05亿元,拟争取资金24.25亿元。三是抓紧谋划地方政府专项债。2025年年度拟发行额度15.05亿元,已发1.5亿元。目前正积极推动同德、朝阳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申报第三批专项债。
三、关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方面
以“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为主线,及时梳理解决项目卡点难点,推动投资加快放量。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8.6亿元、增长7.1%,高于全市3.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一是强化社会投资招引,优化制度环境。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推行“非禁即入”,破除“隐性壁垒”。同时,抢抓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机遇,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重点引入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社会资本参与信心。二是强化债务风险防控,健全多元化解机制。坚持“控增量、化存量、防风险”并重,统筹用好政策工具与市场化手段,构建全链条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对存量债务逐笔明确化债路径、资金来源及责任主体,优先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充实偿债资金池。三是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围绕我区“2335”现代制造业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
感谢您对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此复函已经我委刘淳主任审签。对以上函复若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您联系我单位,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余佳莉
联系电话:023—67801283
重庆市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