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649477D/2025-00004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大数据函〔2025〕26号
-
- [ 主题分类 ]
- 信息产业(含通信)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大数据发展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5-05-19
- [ 发布日期 ]
- 2025-05-19
关于政协重庆市渝北区十六届委员会四次会议第291号提案的复函
民进渝北区工委会:
您在政协重庆市渝北区十六届委员会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渝北人才与金融协同赋能人工智能特色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91号提案)已转由我局办理。感谢您对数字重庆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认真落实。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深入推进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部署,创新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加快人工智能在全市城市治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全市已发布了《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行动计划(2025—2027年)》(渝城治办〔2025〕7号)。以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构架为统领,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构建“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体系,对数据资源、创新要素和产业生态进行系统性整合。近年来,我区以仙桃数据谷为核心载体,依托满天星行动计划,推动仙桃数据谷数据要素产业园建设,以数据资源整合、智慧场景开放和产业生态构建为抓手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积极响应推广《渝北区推动科技创新政策》、《渝北区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吸引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落户,同时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例如,中科创达和国器智眸等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积极落实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工作,发布了一系列应用场景,涵盖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同时,建立供需对接平台,定期收集并发布企业技术供给与政府部门场景需求信息,促进精准匹配,助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产业发展。
(三)推动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队伍,目前全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超200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5%。专业背景涵盖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相关领域。在教育培训体系方面,我区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共建AI学院,年培养专业人才500人;开展企业定制培训超30场次。同时,我局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推动各部门联合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工作专班”,优化“416”产业专班运行机制,推动“416”科技创新战略落地。和各部门联合推动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将人工智能科创项目引进、场景开放等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激发平台公司和部门招商动力。通过组织重塑和考核引导,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提升业务协同动力,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人工智能英才计划”,联合猎头机构每年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项目库。协同各部门开展培训会,加强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前沿专题培训,提高一线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服务优化升级。
此复函已经卢明渊局长审签,再一次感谢您对渝北区数字重庆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重庆市渝北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5年5月6日
(联系人:沈显杭,电话:8192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