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709440740B/2021-00668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城市管理函〔2021〕53号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城管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1-07-06
- [ 发布日期 ]
- 2021-07-06
重庆市渝北区城市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第五次会议第370号提案的复函
任强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老旧小区进行垃圾分类与改造的思考与建议》(第370号提案)已转由我局办理。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高度重视,明确了专人专题研究此项工作。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已实现分类投放设施设备、宣传发动全域覆盖;已完成城区9个街道示范片区建设;已建成示范社区121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170个;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全区295家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办理意见
1、关于“落实法规制度以确保效果”方面
目前,我区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印发实施了《渝北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2019-2022年)》、《重庆市渝北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填补了垃圾分类制度不健全并且规范了垃圾收运设施的数量及标志标识。同时,生活垃圾分类立法正在大力推进,《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纳入2021年立法计划,目前市人大已多次开展立法调研,预计不久后将会出台。
2、关于“加强政府职能”方面
目前,我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渝北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并率先成立镇街层面的垃圾分类办公室。各镇街,相关部门分别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实行党政一把手双牵头机制,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
3、关于“加强宣传工作”方面
目前,宣传工作是由区城管局统筹,各相关部门、各相关街道具体负责,开展全区氛围营造工作,各相关部门负责各自领域氛围营造,各街道完成辖区内所有居民入家入户宣传,同时区城管局联合区教委按新标志标识编印垃圾分类教材等相关宣传资料,针对老中青少不同群体特征,开展不同的宣传发动模式。一是对青少年:重点抓学校教育,以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及“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四种主要形式,在校园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二是对年轻人等:“线上+线下”多维度进行宣传,设计出渝北生活垃圾分类LOGO,建立起“渝北区垃圾分类公众号”,推出了“党员+”、“家校通”APP等,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引导作用。三是对居民:全面实施“分类积分、积分换礼”措施,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可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通过入户指导、文艺演出、有奖问答、开发垃圾分类小游戏APP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四是团区委组建400余名“洁小青”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队伍,依托碧津公园、金港国际“共青团·志愿服务岗”设立“洁小青”垃圾分类宣传示范岗2个,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互动等多样化宣传形式。
4、关于“严格实行垃圾分类投放、清运、处理和利用”方面
我们通过几个方面解决此问题,一是强化小区级分类指导员的“桶边指导”工作,减少混投混装现象。二是要求分类运输单位严格按照《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设置指南》,科学合理配置摆放分类收运设备;同时垃圾运输车辆按标准涂装,保持车牌、标志清晰,车况良好,车容整洁。三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并且对分类收集运输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杜绝今后出现混装混运现象。四是健全分类收运体系。前端配置分类投放设施设备:要求物业企业、第三方外包服务公司等配置分类收集箱(桶);同时中端全区改建原有垃圾收集站(点),改造为渝北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目前,后端分类处理厂由市级统筹,生活垃圾焚烧厂、应急填埋场、厨余垃圾处理厂等都建成投用。
5、关于“学校教育必不可少”方面
渝北区城管局、教委联合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明确了“深化校园活动、加强社会实践”等十二条措施,形成“有读本教材、有教育教学”等“六有”工作体系,实现设施设备配置率、教育覆盖率、师生知晓率、投放参与率四个100%和达标校园全覆盖。同时,区城管局联合区教委等部门准备成立一个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开展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宣讲。
再一次感谢您对渝北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唐贤源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请您在20日内在政协委员履职网上对我们的办理工作进行评价,以便我局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城市管理局
2021年7月5日
(联系人:高自鹏,联系电话:67806803)